文艺评论

中国文艺国际传播战略的着力点、受力点和发力点

作者:张谡 刘敏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4-11-29 10:38:01

中国文艺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中国人民情感表达和思想交流的媒介,更是中国社会价值观和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中国文艺以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绚烂多姿和源远流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文艺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在全球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下,中国文艺,尤其是中国网络文艺不断创新和发展,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一方面,传统文艺形式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催生了许多新的文艺生产和文艺传播业态。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互联网平台以及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文艺在全球范围内各种文明体间的传播更加便捷和高效。此外,国际传播的高效率也反过来大大促进了中国文艺生产的高速发展。

着力点:主体间性

在国际文艺传播中,不同文化主体通过对话实现彼此理解,这是构建文化自信的基础。主体间性强调在主体之间的交互过程中实现意义的共同生成,这对于理解和构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启示。在文艺国际传播的背景下,主体间性不仅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更是不同文化主体在交流过程中彼此认可、理解和共同创造的过程。在全球化语境下,术语的交流与认知差异常常导致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与冲突。西方的术语体系在经济实力的强势推动下,逐渐向其他国家渗透。当中国术语进入西方语境时,其原初含义常被误解或曲解,导致双方在交流中产生矛盾。弱化自我与他者、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交往方同时作为主体的平等关系问题,其打破了“占有式”主体的封闭性,超越了主体-客体的关系,进入了主体-主体的关系模式。

1.jpg

金砖国家联拍联播的纪录片《历史照亮未来——我的博物馆故事》

从路易十四的文化“纯粹性”到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文化常常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工具。文化研究者,特别是哈贝马斯为首的新法兰克福派认为技术也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但是,技术的使用及其与人的意义是在社会互动中生成的,而不是固有的。技术的主体间性概念揭示了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多重和网络化的意义,挑战了文化纯洁论的观念。文化是动态的、多元的,通过不同文化主体的互动,文化自身会不断演变和丰富。间性传播提供了一种非对抗性的理解途径,强调通过对话和合作来缓解冲突,反对对不同文化主体的简单标签化和笛卡尔式样的对立化。承认文化的主体间性,通过促进不同文化主体的平等对话和理解,可以避免将文化差异视为意识形态威胁。不同意识形态背景下的人们通过沟通和互动找到共同的价值基础,从而超越对立,扩大“共同体”的内涵和外延。

中国文艺作品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强调的是融通互鉴和文明交流,而非对立,文明冲突、文化威胁都不是中国文艺国际传播的逻辑基础。一方面,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中国的现代化经验对世界文明来说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中国的文艺传播政策不仅关注作品的文艺性,更强调其在全球交流中的社会性和合作性。中国希望推动一种更为包容和开放的文化交流环境,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共赢。中国的文化自信不仅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更是通过平等对话、互动生成、实践展现和互惠反馈来实现的。在全球化背景下,文艺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展示和增强文化自信的使命。另一方面,中国文艺国际传播必须打破西方理论、概念、逻辑加上中国经验的“强制阐释”模式,破解西方中心论和中国威胁论的窠臼,在主体间性的领域发力。主体间性理论是中国文艺国际传播的着力点。

受力点:数字媒介与网络平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人工智能在内容生产、信息传播、用户互动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潜力,为媒体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建立中国自身的媒体平台联盟体系显得尤为必要。通过整合国内各大媒体资源,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与精准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传播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同时,通过与国际媒体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与发展,共同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数字媒介通过“社会计算”突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创造了新的数字空间,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传统关系。在Web2.0时代,网络社群通过众包、群体智慧等方式,实现了多对多的合作传播,使得中国文艺尤其是网络文学集体参与到全球数字传播系统中。首先,网络文学实现了传播模式转型。传统跨文化传播侧重于主体对客体的影响,忽略了客体作为“受众”的接受能力。跨文化传播则强调主体间性,通过对话关系实现文化共享。各类信息越发可以借助技术和媒介实现突破时空局限的即时广泛投放和精准到达,并在社交网络上进行多元整合、二次编码,进一步丰富还原传播内容,使文化接受主动性和传播效能得到提升,从而有望实现文化传播、文化共享、文化共建的良性循环。其次,从Web1.0的“展示”文化到Web2.0的“共情”文化,其实是从以读者为中心的叙事模式到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模式的关系转变。此外,在内容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数字文化工业通过技术手段和市场需求反向推动网络文学的类型迭代,提高作品质量和阅读体验。并且元类型和反类型的互动促进了新的文学类型的产生,构建了积极的对话关系和共享文化空间。

新时代以来,中国网络类型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交流载体,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成就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晋江文学城为例,截至2024年7月31日,晋江文学城网站注册用户数超6780万人,日平均在线时长达80分钟,注册作者275万人,签约作者7万人左右,累计发布在网站上的在线作品619万部,累计发布字数近1500亿字。晋江文学城主要的亮点业务包括IP改编和海外输出,两项亮点业务相辅相成、互相推动。

目前,在晋江文学城平台上签约影视、动漫、广播剧等40余种形式的衍生版权改编的作品超2100部,其中已有210余部影视作品与观众见面。这些改编作品在国内取得不俗的收视成绩和奖项的同时,也一度引领了海外读者及观众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潮,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起到了推动作用。许多海外合作方也是通过影视剧了解到中国网文,并主动与晋江文学城建立了合作。除了影视改编外,晋江文学城也在推进动漫、有声读物及广播剧等其他版权项目的合作,同时也已授权多部作品签约日文广播剧作品的改编。目前晋江文学城版权输出的合作模式基本已经成型,尤其是近两年,版权输出的合作模式更为丰富,值得推广的主要有:海外图书出版授权、作品转译成当地文字的二次出版、网络传播权出售、网络或手持移动端传播、对已出版作品的当地化媒介再传播(如影视、动漫作品)、外文音视频混合输出(如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在地化”的国际传播策略主要有:精准翻译、跨文化改编、新媒体利用和文化交流与互动体验等等。

比如,由晋江文学城网站签约作者墨香铜臭作品《魔道祖师》改编的网络剧《陈情令》,于2019年6月27日在腾讯视频播出,同年12月25日在泰国与观众见面,随后在韩国、日本电视台相继播出。《人民日报海外版》评价《陈情令》:通过书写国风之美,传递文化自信,树立正能量价值观,为观众们带来了一部有内核、有深意、有价值的精品剧集。由《魔道祖师》改编的动画作品于2020年在日本播出,该动画由日本动画业巨擘、索尼音乐娱乐集团旗下规模最大的子公司安尼普参与引进和发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播出的《魔道祖师》动画不仅制作了字幕版,更邀请到了日本一线配音演员制作配音版,还有知名音乐人参与动画歌曲的演唱。这对于领导全球动画行业的日本动画业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从播出后的日本市场反响来看,这次尝试十分成功。首播当天还未开始,瞬间话题热度超1万,登上日本趋势热搜。播出后更是得到广泛好评。在日本某动画网站“最好看的动画作品”投票评选中,《魔道祖师》与另一日本本土动画并列第一。日本方面甚至为《魔道祖师》制作并投放了超大地铁广告。《魔道祖师》改编的影视剧和动画在海外的热播也带动了原著在海外的传播,截至目前《魔道祖师》《天官赐福》已签约日本、越南、泰国、韩国、缅甸、俄罗斯、匈牙利、土耳其、斯里兰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发力点:AI与虚拟现实技术

技术不仅改变了文艺的创作、传播和消费方式,也对文艺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创作工具和人工智能辅助创作已经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AI可以生成音乐、绘画、小说等作品,甚至能够进行编剧和导演。虽然这些作品的艺术性和情感深度目前尚无法与人类创作媲美,但AI技术在辅助创作、灵感激发和技术支持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技术进步本身也成为文艺创作的重要主题。科幻文学、赛博朋克电影、未来主义绘画等,通过探索技术对人类社会、心理和文化的影响,不断激发观众的思考和想象。此外,虚拟现实技术也是文艺国际传播的重要发力点。

生成式AI技术,特别是GPT4.0这样的情感“人”,正在逐步改变人与物之间的关联。情感“人”通过语音和文字能够模拟人类的情感反应,能够根据用户的情绪状态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支持,提供给用户更具情感价值的互动体验。这种情感链接的建立,突破了传统的人机交互模式,使得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更加自然和富有人性。当人与数字艺术作品之间建立了情感链接,数字作品不再是冰冷的代码和数据,而是具备了情感和灵韵。这种情感链接赋予了数字作品新的生命,观众能够通过这些作品感受到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可以预见,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不断演进,人与数字艺术作品之间的情感链接将会变得更加紧密。这种情感链接为数字灵韵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进而提高观众的审美体验,推动数字文艺作品的蓬勃发展。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文艺国际传播中的应用正在系统化。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在文艺国际传播的应用案例和成功模式相对不多,但其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为了推进虚拟现实在文艺国际传播中的应用,需要不断总结现有的应用经验,认清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同时,还要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和技术手段,尝试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以找到最有效的应用路径和模式。同时,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员的支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可以为技术研发、设备采购、内容制作等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增加人员支持力度,则可以引进和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和创作人才,从而推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要推动虚拟现实在文艺国际传播中的应用,还需要在制度层面提供保障。包括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支持和规范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相关企业和机构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保障虚拟现实内容创作者的权益。通过上述措施,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更好地融入文艺国际传播,推动其转型升级。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不仅可以丰富文艺作品的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还可以增强受众的沉浸感和互动体验,从而提升文艺作品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结语

总的来说,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需要加强互动和对话。双方作为独立且平等的主体,彼此尊重和理解。平等对话性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互动应基于平等的原则。传播者不能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而应当视受众为平等的交流对象,理解受众的文化背景、兴趣、价值观和需求,尊重受众的主体身份。选择输出的文化内容及文本形式还应具有文化间性的特质,能够在不同文化之间产生共鸣和理解,这样既能反映本国文化的独特性,又能让受众感到熟悉和易于接受。

激活海外市场活力,寻找国际传播的新增长点,需要以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作为受力点,以AI与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发力点,通过市场化运作,深挖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跨界合作、联合制作、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开辟中国文艺和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新增长点,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的提升。

本文是中国文联理论研究2023年部级重大课题(课题号:ZGWLBJKT2023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张谡、刘敏,分别系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