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为《法古禅心——纪念李苦禅诞辰120周年艺术展作品集》作序

作者:本网原创 来源:大公网 时间:2019-01-23 14:51:20

  为纪念李苦禅诞辰120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法古禅心——纪念李苦禅诞辰120周年艺术展”2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记者获悉,国学大师范曾为《法古禅心——纪念李苦禅诞辰120周年艺术展作品集》作序,并称“苦禅先生曾在诲我时常常提及 ‘以天合天’…苦禅先生深悟其理,因为绘画的终极目的,不是留下笔墨的表象,而是留下心智的胜果。”

  范曾先生在“法古禅心——纪念李苦禅诞辰120周年艺术展”致辞 主办方供图

  范曾先生在序中写道,苦禅先生的恩师齐白石曾喟然长叹:“吾门下弟子,不下千人,众皆学我手,英也夺我心。”齐白石先生心中所储藏者大分有二:首先,来自星塘老屋前一泓清泉的荡漾渌波和借山屋后一抹青山的叆叇云烟,这是大自然的无言之教;其次,是他“廿七年华始有师”,遇到了王闿运、樊樊山等大儒宿彦的哲学与诗性的培育。苦禅先生深识白石大师的心灵是他的艺术之源,至于笔痕墨迹之传习,还在其次。于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苦禅先生画虾,因为惟知其迹,是得不到大师之心的。

  他亦在序言中提及“以天合天”称,这是自子思(孔伋)提出“天人合一”之后,庄子的进一步发挥。庄子以为人类的生命主体与客观存在的宇宙本体是不可或分的,而越一千八百年到王阳明“心外无天”,则是中国哲学中“心学”的至高境界。苦禅先生深悟其理,因为绘画的终极目的,不是留下笔墨的表象,而是留下心智的胜果。

  齐白石大师又盛赞苦禅先生“英(苦禅先生原名李英)也无敌”,“英也过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齐白石大师凭着他的睿智,知道他这位拉洋车以求食指的山东俊杰,必将于写意画领域无敌于天下,而苦禅先生的早慧,使齐白石欣感不只后继有人,且也不轻让于他,这是老人的厚爱和谦逊,当然也包涵着勖勉和期待。

  李苦禅先生作品《水禽图》

  范曾续指,王国维于《人间词话》中剖析词人之“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指词中景物皆著作者之痕迹。而“无我之境”则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苦禅先生至五十以后,所画一叶一花、一虫一鸟皆为自身之写照,初不知物、我有何分别。艺术能至此,词人中李后主、纳兰性德,诗人中陶渊明、苏东坡是也。近代以降,大写意花鸟画能臻此境者,舍苦禅先生其为谁?

  序言称:当然,我们必须谈及苦禅先生的笔墨,自苏东坡、米芾提倡文人画之后,一千年来,画家何止万千,高原而后有山峰,山峰而后有峻巇,我们大体可以选择出三座大山以为标志,而他们笔墨风格殊异,却同赴艺林绝域:徐渭、八大山人和李苦禅。徐渭纵横恣肆,八大清纯冷逸,而苦禅先生稳健雄浑,这是不可取代的历史性坐标。或有人问齐白石何在?我以为齐白石称“英也过我”,非徒托空言,谨依大师之说。

  《法古禅心——纪念李苦禅诞辰120周年艺术展作品集》

  苦禅先生人品为他豪宕刚强笔墨之根基,在日寇前的高风亮节,足垂汗青。其一生不愧孟子之赞“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吾爱吾师之艺,吾敬吾师之品,执笔为序,前尘往事涌向心头,正所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愿与所有苦禅弟子和后来者共勉。

  李苦禅先生作品《远瞻山河壮》

  据悉,“法古禅心——纪念李苦禅诞辰120周年艺术展”是“国家博物馆20世纪大师系列展”之一,也是继“潘天寿艺术展”、“李可染艺术展”、“黄胄艺术展”、“黄君璧艺术展”等展览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再次向艺术大师致敬的重要展览,展览为期一个月。现场展出了百余件李苦禅不同时期的精品力作、与艺坛宗师齐白石先生和徐悲鸿先生的往来信札、论画手稿、经历颠沛流离依然保存完好的学生作品、去世前几小时的书法日课习作以及不胜枚举的体现李苦禅高逸风骨的作品、实物等。